

有草魚、青魚、鳙魚、鰱魚“四大家魚”為代表的常見魚,更多的是大家不熟悉甚至從沒見過的魚。它們有的被制成剝制(干制)標本,有的成為玻璃瓶里的浸制標本,大小不一,形狀各異。
展廳里還分散布置了很多設施,包括電視機、觸摸屏以及AR(增強現實技術)在內的互動多媒體,內容也是魚類“身份”展示、我市漁業資源分布和保護等方面的知識。因為好看好玩,吸引了很多市民。
“我們是今年4月開始布展的,8月15日正式開展。展覽由市漁業部門提供實物標本和相關視頻內容,我們則負責提供場地和設備?!苯B興科技館總工程師張寅剛介紹,展廳是由連接不同展廳的過道改造而成的,面積約400平方米,“現在看來很成功,展示效果不錯?!?
“‘紹興的魚’展示的是紹興本地的東西,更接地氣,所以市民很感興趣?!睆堃鷦傉f。
據了解,本次展覽其實是以市水政漁業執法局組織的“紹興市內陸自然水域水生生物資源調查”項目成果為基礎的。該項目自2014年申報開展,按四季選時,在紹興市內陸自然水域設置11個采樣斷面及18個采樣點,重點對魚類等水生生物資源開展調查取樣,通過調查分析共獲取紹興現存魚類105種,這次展出的魚類品種為86種。
充滿科技感的展示手段,讓“紹興的魚”很受寵,展出20多天參觀人數已超8萬人次。
市民趙女士說,4歲的兒子似乎對魚挺有興趣,“很多魚我們只在電視或書本上看到過,這次看到真的,讓孩子長見識了?!?
老家湖北的丁先生帶著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過來看展覽。丁先生告訴記者,平時去水產市場時,也會有意識地讓孩子認認魚的品種,但是什么科、什么屬,他也答不上來?!斑@次跟孩子一起學到很多魚的知識,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紹興魚的品種有這么多,真不愧是魚米之鄉?!?
而在68歲的“老紹興”徐炳海眼里,這個展覽讓他看到的不只是紹興豐富的水產品類,還有滿滿的回憶?!昂芏圄~我們小時候都見過?!彼钢砗蟮年惲袠吮菊f,“這種魚我們土話叫‘白條’,也叫‘翹嘴巴’,你看它們的嘴是向上翹的,我10多歲的時候在河里釣過,后來再也沒見過,現在可能算珍稀動物了吧?!?
市水政漁業執法局相關負責人透露,“紹興的魚”將成為紹興科技館的永久性展覽,他們也將不斷擴充魚類標本數量,豐富展覽內容。